一个刷馆有20多个刷群,一个群有上千个“刷手”。他们通过虚假购物增加网店销量,并做出“好评”获得佣金。
今年“双11”网购狂欢节再创新高,天猫、淘宝、JD.COM等主要电商平台总交易额达到1229.4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52.7%。华丽的数据背后,掩盖不了一些黑幕的造假伎俩。今年的“双11”被一些业内人士视为刷单最严重的一年(由店主出钱请人冒充顾客,用假的、真的购物方式提高网店的排名和销量以获得销量和好评来吸引顾客)。事实上,围绕淘宝、天猫等第三方交易平台卖家的刷单业务,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利益链。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刷手”群体越来越大。
通过公众提供的一个多月的暗访调查发现,网络上活跃着一个规模近万人的“刷手”群体。大多是微信上朋友介绍认识的,交了费用后加入刷单群。他们除了给淘宝等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卖家虚假好评,赚取利润外,还通过各种推广手段不断增加自己的微信粉丝,宣称刷手是“门槛低、利润快”的兼职,拉人成为会员。
记者发现,单个小组就有上千人,内部组织架构完整,分工明确,有很多“规矩”。“手刷”以学生、宝妈(带孩子的家庭主妇)、上班族为代表。接到刷单任务后,他们会按照培训“老师”的流程进行教学,刷卖家的好评。为了让这个假交易显得真实,他们还会和卖家进行假聊天,假聊天的内容是特定的。本报记者团文/图
今年9月初,海口市民刘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在乘坐公交车时,发现部分公交车的座椅靠背上贴有二维码,担心扫二维码后有人上当。9月15日,记者在海口乘坐33路公交车,发现座位后面确实贴有二维码。记者扫描添加后发现,对方是微信名为“果橙”的女子。记者向“果橙”证实,她扫描了公交车的二维码,问她“能介绍什么业务?”
十多分钟后,“果橙”回复说她知道一个刷单平台,主要工作是给淘宝卖家刷好评,工作时间自由安排。只要她有一部手机和一台电脑,她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赚钱。她介绍,刷一单的提成从3元到50元不等,一小时基本工资30元左右。从早上8: 00到24: 00,随时可以刷单,多劳多得。“刷单的过程和平时在淘宝买东西差不多,只不过最后一步是卖家远程支付,不需要预付一分钱。”
"成为单身会员需要付费吗?"记者问。“果橙”说要成为会员,要交298元押金。刷完300张,押金以奖励的形式返还。她还特意提醒记者看她的朋友圈。
在“果橙”的朋友圈,记者看到其发布的内容大多与刷单有关。虽然有些没有直接说“刷单”,但也是类似的关于“一个女人应该如何自力更生,自己赚钱”的内容,让人感觉“满满的正能量”。比如“果橙”发布的一张图片的状态介绍,某刷单会员意外收到卖家误发的物品:“小猫刷了一个很酷的背包。这个秋天,不用担心包包了。你不但一分钱没出,还拿了包,还收了提成。没事干的时候,刷单。再过几分钟,买菜的时候钱就出来了。而且刷满300单就奖励298(人民币),终身无限循环。你对此不动心吗
只要有一部能上网的手机,动动手指一个小时就能获得30元的收入。真的是这么好的事情吗?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11月8日,记者提出加入“果橙”。“果橙”随即在微信上给记者介绍了一个叫“海椒虫”的女子作为推荐人,“海椒虫”在聊天对话框里给记者发来一个付款方式,要求记者通过支付宝给一个叫“张学”的人转账。转账时要注意“两组“海椒虫”推荐,会费不退,以打赏形式返还”。转完之后要截图。
记者转账298元后,“海蛟虫”让记者下载一款名为“QT语音”的聊天工具,用自己的QQ号登录,在QT页面输入一个频道号(即一组号码),进入一个语音大厅。进入语音大厅后,一个名叫“陈”的客服开始说话。她让记者先修改QT账户的个人设置和个人资料,然后让记者添加她的QQ号,并发给她支付宝转账的截图进行再次确认。
在与陈聊天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记者加入了一个名为M39群的刷单平台,其基础工作是提升淘宝商家的口碑和销量,“刷手”通过这种方式赚取佣金。根据介绍,成为至尊会员需要缴纳298元,高级会员只需要缴纳198元。
“我已经交钱了,什么时候可以买单?”记者问。“不经过培训是进不了单通道的。”“陈”说,在QT大厅里,每个成员的昵称前都有一个小背心图标。对于新成员,马甲是白色的;客服之后,白马甲变成了绿马甲,但还是刷不了;只有在培训“老师”完成了刷机培训课程,升级为蓝马甲后,会员才拥有刷机权限。“QT里有专门的刷单大厅,白背心会员一进刷单大厅就会被直接封号,后果相当严重。”在介绍完相关信息后,“陈”将记者的白色马甲升级为绿色马甲,意思是“客人”。
马甲变绿后,“陈”让记者添加一个名为“蜻蜓”的培训“老师”的QQ号。“蜻蜓”发给记者一个压缩文件,要求填写会员信息后发给她。记者看到,压缩包里的会员信息表要求填写的信息非常详细,不仅包括个人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现住址、支付宝账号、淘宝账号等。还要父母的电话号码,并附上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和两张近期生活照。此外,成员需要在互联网上搜索本地IP,并在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本地IP地址与身份证合影。
填好之后,记者将信息发回蜻蜓。她要求实时视频,让记者拿着身份证,露个脸,通过QQ跟她视频。视频截图完毕,数据录入完毕。过了一会儿,“蜻蜓”发来消息,称记者资料审核通过,要求记者第二天晚上参加培训班。
11月11日19时,正值“双11”狂欢购物节如火如荼之际,记者以新会员的身份首次参加了刷单培训。在记者所在的“QT之声”房间,40多名新会员在学习刷单。由于只有培训“老师”可以在房间里发言,新成员只能在讲座开始前进入文本聊天。有成员说自己在家带孩子,在微信上看到空闲时间刷手机能赚钱就加入了。有会员急了,问“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刷单?”等提问。
在培训老师和蜻蜓之前,让成员兼职交流。讲课时,用“1”表示“是的,我懂了”,用“2”表示“不,我不懂”。不要输入汉字。“蜻蜓”介绍,会员刷的账单主要分为淘宝账单和注册账单。她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教你如何刷淘宝账单。后来蜻蜓的新成员在“QT语音”的设置选项中设置了“截图”快捷键,因为在刷淘宝榜的过程中,刷手们要多次将截图发送到刷榜进行审核。
当天,记者因故未能听完该课程。几天后,记者在另一个QT室听完了整堂培训班。记者发现,会员要刷淘宝榜,首先要有至少一个淘宝账号。培训中,“蜻蜓”先教新会员剪三张图片:第一张是登录一个网站,进入自己的淘宝账号,点击“查询”,剪下要收藏的图片,主要确认淘宝账号的信用等级,账号是否安全;第二种是登录淘宝,输入“已买宝贝”,剪一张“待收藏图片”,主要是确认是否有太多宝贝需要收藏;第三个是“评价管理图”。步骤是登录淘宝,输入“已买宝贝”,点击“评价管理”截图。主要目的是确认淘宝账号的信用是几心,查看一周或者一个月的评价次数。这三张截图只是刷单前的审核阶段,主要作用是确认“刷手”使用的淘宝账号是否可以刷单。
后来,“蜻蜓”教新会员如何在店外截图,“货比三家”截图,“双集”截图以及如何假聊天。记者发现,除了尾款,“刷手”其实并没有付款。以上环节基本模拟了消费者平时购物的所有环节。比如“货比三家”,即“刷手”从主机获取淘宝的“关键词、店铺”等信息,然后在淘宝首页搜索,但不能马上拍下这个商品,而是先去其他类似的网店。举个例子,如果关键词是“紧致精华面霜,某某网店”,“刷手”在淘宝首页搜索商品后,进店前,假装访问另外三家同类型的网店,把进店截图发给主持人。“假聊”就是假装成消费者,向店家询问产品,比如“能不能打折?”"快车几天到达?"等等。“蜻蜓”特别解释说,和店家聊天时,聊天的文字和标点符号要符合主持人的要求,不能有错误。
在订单提交过程中,“手刷”要选择“匿名支付”。提交订单后,通过QQ联系主机,要求远程支付,然后等待收货。五天后,商品签收时,“刷手”需要做一个15个字以上的五星好评。至此,一份淘宝清单完成。同时,远程支付完成后,“刷手”可以按照一定格式发送自己的收款信息,如“M39团木木(“刷手”的昵称)11月11日面霜3元(佣金)”,通过支付宝的“收款”选项向主机发起收款。
“蜻蜓”说,训练结束后,她会给新成员换上蓝色马甲,带大家去刷单大厅,向大厅里的刷单主持人(马甲是红色或黄色)要一张单。记者看到,刷票大厅里已经铺开了名单信息,也就是所谓的“飞机票”。点击就可以找到对应主持人的QQ号。添加主持人QQ后,主持人会将榜单的关键词、店铺等信息发送给“刷手”。“刷手”只需要按照主持人的要求操作,将购物、接单的过程截图发给主持人审核即可。
11月17日,成功升级为蓝马甲后,记者进入1422号“QT之声”的刷机大厅,显示实时在线会员9113人。从统一格式的昵称可以看出,他们来自M39、182、K、55团等20多个不同的刷团。
记者在刷榜大厅看到,各种榜单信息不停滚动发布,包括淘宝榜和报名榜。记者点开“飞机票”,陆续添加了账单托管的10多个QQ号,向他们索要账单,但大多没有理会记者。
这时,“海椒虫”把记者拉进了“群M39宣传群3”的微信群。当时这个群有300多人,很快就增加到490多人。微信群的一位老成员告诉记者,M39群有三个这样的外联交流群,前两个群都是500人,记者所在的群是新开的。群里有人贴了两个M39群托管的QQ号。记者添加了一个名为“圈圈”的主持人后,她给记者发了几份文件。记者打开文件,发现主持人给记者的名单是报名表。按照主持人的要求,记者用手机下载了两款理财app,并注册为这两款app的用户。这两张登记表的手续费分别是5元和10元。
记者发现,在填写这两份登记表的过程中,要求填写个人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并绑定银行卡。记者注册其中一个app,需要输入银行卡号和交易密码,投入1元。个人信息安全是否有保障,非常令人担忧。报名当晚,记者的支付宝账户收到了主持人支付的15元佣金。
其实记者根本不知道这两个app,注册后也不使用。完全是“僵尸”账号,记者手机总是收到其中一个的短信,很烦。随后,记者又添加了几个主持人,他们有大量的APP注册表格,都是找人注册新用户的。
刷完登记表后,记者在刷单大厅添加了有淘宝表单的主持人为好友,要求刷淘宝表单。但主持人大多回答“2”,拒绝了记者的刷单要求。为什么?在微信宣传群里,记者咨询了一位老会员,得知即使刷手穿了蓝色马甲,主持人还是要看刷手淘宝账号的信用等级及其在QT刷堂的贡献值(累计挂机时间)。“如果信用太低,主持人不愿意单独为你做。”
11月18日,记者添加了一个名为“喵喵”的主持人QQ号后,再三恳求“给个机会试试”,喵喵终于同意给记者一个淘宝单子。淘宝单子的关键词是“热水袋”,卖家是“新某外贸百货”,是淘宝上的三钻网店。店铺首页显示好评率99.6%。
“喵喵”给记者发了一张刷单流程图,要求店外截图,“货比三家”,假聊天等。“货比三家”时,规定了在其他店铺浏览时间的长短。“喵喵”问,“有优惠吗?”等两个问题。提交订单时,要求记者在备注中写上“请发XX快递”。记者完成上述步骤并按要求提交订单后,点击QQ对话框上的“远程协助”。然后,对记者的电脑进行远程控制,收货地址填写“广东韶关某小区”,收货人一栏填写记者姓名和电话。随后,一个名为“徐某”的支付宝账户支付了42元货款。
11月21日,记者淘宝账号的物流信息显示,热水袋已经到货,而且是“本人签收”。但是,记者并没有收到热水袋。11月24日,记者按照刷机流程的要求,对热水袋进行了“好评”。这条评论随后出现在卖家的“宝贝评价”页面。刷完这个淘宝榜,11月,记者再也没有刷过淘宝榜,多次向主机申请刷榜,均以淘宝账号信用低为由被拒。
推荐人让你交198元或者298元给另一个人成为单个会员(每推荐一个新会员,推荐人可以获得120元到250元不等的提成)。
下载“QT语音”聊天工具,输入具体的“房间”,根据客服要求修改QT账号的个人资料,引入
进入“QT语音”房间接受刷榜培训,刷榜分为淘宝榜和注册榜。淘宝的培训内容是如何在店外截图,“货比三家”截图,“双收”截图以及如何假聊天等。注册形式就是“刷手”在一些app或网站上注册,为这些app或网站增加用户。它相对简单,不需要培训。
本报活跃于网络社交平台。会员有几千人,小的有几百人。这些团体内部组织架构完整,分工合作明确。但真的不像传言的那样,动动手指就能轻松赚钱吗?记者发现,其实有些会员是刷不了单的,说是被“骗”了。报社记者团
记者经过三个多月的调查发现,活跃在QT语音平台上的成员来自江苏、浙江、安徽、海南、内蒙古、山东、陕西、甘肃、四川等全国多个省市。集团组织架构完整,分工合作明确。比如“M39组”在主管“雪儿”的带领下分为几个组。每个群都建立了微信宣传交流群,每个群有两个管理员。群里有专职客服人员,培训“老师”,主持账单。会员刷一定量的订单后可以申请客服,培训“老师”。有明确的规定。主机主要负责联系淘宝卖家,然后给会员发淘宝订单。
新会员缴纳会费加入后,从每个环节赚钱。比如介绍自己进群的推荐人可以拿到120元-180元的提成,客服收一个新成员有20元的收入,培训“老师”培训一个成员有15元的收入。“刷手”给卖家的佣金,主机会从50%-70%中抽取。
除了在QT语音平台“安营扎寨”的刷单群体,其他社交网络平台上也活跃着一些刷单群体。
记者调查发现,刷一个淘宝账单的佣金大概只有2元到5元,而且还受到“信用”和“贡献值”的限制。并不像推荐人宣传的那样:早上8:00-24:00可以刷单,时薪30元。有些成员发现做宣传员赚钱更快。推荐一个人成为新会员。推荐“198会员”(交198元会员费),获得120元推广。“298会员”(缴纳298元会费)可以获得180元的提成。推荐等级高的会员佣金甚至高达250元/人。
在“M39群”的微信宣传群里,经常会有一些宣传做得好的人在群里截图自己的收入。一个叫“洪大爷”的会员,11月12日显示收入1070元,然后11月前10天显示收入18782元。12月1日,“洪大爷”再次曝光其11月总收入,支付宝截图显示金额为47821元。除了这些“牛人”,还有一些成员偶尔会拍下自己每天几百元的收入。这个收入大部分是推荐人会员的佣金。
11月21日,M39团团长雪儿召开全体成员在线会议,表示M39团将与男友管理的M16团合并。据其介绍,“M39”团体现在有1000多名成员,两个团体合并后有2000名成员。后来,集团里的几位经理介绍了他们在宣传方面的经验。在这些人的发言中,记者了解到,“雪儿”等多名管理人员都是大学生,其中月薪4万多元的“洪大爷”是高三学生。昨天下午,记者查询发现,“M39群”成员已增至3000多人,且呈滚雪球之势。
在一次QT发音的培训班上,培训“老师”介绍了快速提升淘宝账号信用的方法。“如果信用度低,可以在淘宝上花1元钱买壁纸或者二维码贴,1000个1元,或者充话费,一次充值一毛钱,然后给好评。”
按照这个方法,12月1日左右,记者登录淘宝账号,对壁纸从0.1元到9.9元充值10余次,支付成功后进行评价。淘宝账号的信用评分也迅速上升,信用从一个心上升到两个心。随后,记者再次进入计费大厅,添加了两个托管的QQ账号为好友,并将淘宝账号的“评价管理”和“待收款”截图发给他们。但他们表示,记者的淘宝账号仍然无法计费,并解释:计费必须遵守“一周只有五天,一月只有十五天”的潜规则,即计费的好评不得超过一周五次,一月十五次。最近记者为了提高淘宝账号的信用,突破了这条“红线”,所以限制刷单。
记者在微信之外的宣群观察发现,不会刷淘宝榜的人不在少数。会员“李实”说自己被骗了,298元的会员费估计一年都还不回来了。也有成员说QT语音在大厅刷了一些淘宝“飞机票”。加完主机后,他们发来了登记表。虽然报名表有很高的提成,但是因为怕个人信息泄露,需要绑定银行卡。
记者采访了河南籍的李先生。他告诉记者,自己加入刷单群快一个月了,因为没刷过淘宝单,他以为自己被骗了。李先生介绍,经朋友介绍,他加入了俱乐部。11月16日他交了298元办理了入会手续后,发现刷淘宝有很多限制,还不如介绍人宣传的“淘宝随便刷,时薪30元”。“大部分人的收入都是靠宣传和线下盈利。”
为了增加成员数量,“M39团”每隔几天就有一次“宣传课”。群里的“牛人”会教你如何做好宣传,介绍人进群。11月14日,在一堂宣传课上,“老师”邵杰:会员要做好宣传和宣传,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微信。最好不要用动漫人物、猫狗等。对于微信头像。可以去网上下载韩流的明星图片,网络名人,帅哥做头像。“男和女,女和男也可以。”另一个“老师”专门教你如何快速增加微信粉丝,然后动员他们加入。可以在学校、银行网点附近添加一些陌生人的微信为好友,也可以通过发布陌陌等话题来添加好友。考虑到很多全职妈妈空闲时间比较多,容易被吸引,也可以在宝宝树、妈妈帮等一些论坛上发布美食、购物等帖子,并在帖子末尾附上自己的微信号。也可以花1块钱在网上买1000个微信二维码,贴在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或者找网络名人打广告。
记者介绍入群的“海椒虫”在微信群里公布了其宣传的套路。她介绍:一天最多可以发8个帖子左右。为了防止别人屏蔽你,最好发一些关于你生活的帖子。问一个人,即使不忙也不要马上回复,隔几秒钟回复一次让对方觉得你很忙,或者回复让对方先看到你的朋友圈。如果对方确定要加入成为会员,就把群总监“雪儿”的支付宝账号发给对方。“发微信朋友圈,关键是多发收入反馈图。可以用群里其他人的收入图表,配发的文字也要有‘正能量’,要能讲故事。比如昨天她考上了180元,在那里她还是学生党,够她一个星期的生活费。等她父母老了,她要学会不伸手给父母。18岁前得不到的东西你可以怪父母不给,18岁后得不到的东西你只能怪自己不努力。如果你是一个宝宝妈妈,你可以这样写:如果照顾孩子的时间不固定,我们可以随时在家里用手机和电脑做兼职。谁说生孩子不能给家里减轻经济负担?我们想在经济上独立。
记者发现,这些刷单规则有明显逃避监管的迹象。“刷手”完成“——购物,——评价提交订单”等操作。最后,你需要一个假的物流记录,显示在第三方交易平台上。比如记者“购买”热水袋前,卖家远程协助付款时,将收货地址填写为“广东省韶关市某小区”,收货人一栏写的是记者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另外,刷单主机提醒提交订单,备注“请发XX快递”。但最后淘宝上的物流信息显示,热水袋寄到了广东深圳。自始至终,记者没有接到调度员的电话。
一位曾经在淘宝上开店的商家告诉记者这条物流信息里的秘密:卖家发的是空包。所谓空包,就是快件只有一个包装盒,里面没有货物或者只有一团纸。物流公司按照正常流程发货,但是到了最后一站,工作人员就不发了,卖家得到的是完整的物流信息。记者在网上搜索空包,发现了很多名为“空包网”、“汇款包网”等网站。专门为刷单提供空包投递服务。
12月14日,记者联系了空袋网的一名业务员。据业务员介绍,空包可以全国配送,成本只要两三元。“方法很简单。在您填写送货地址并提交付款后,我们会给您一个物流编号。你在淘宝卖家号里填上物流号,物流信息就有了。”记者注册进入该网站,发现田甜快递、申通、速途、快递等近10家物流公司可以提供空包业务。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记者充值了7元起的钱,分别往上海和海南发了两个快件。下单后很快出现物流号,物流信息显示快件处于“待发”状态。问记者工作人员有没有发票,对方说“在我们灰色行业,是没有发票的。”12月17日,记者在田甜快递和速丰达两家快递公司官网查询,两封快件均已“本人签收”,但实际上收件人并未收到快件。
按照国家邮政局的要求,自2015年11月1日起,快递实行实名登记制度,这些为淘宝账单提供空包寄递服务的快递公司并未履行任何收寄和审核义务。
2014年3月15日生效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利用网络技术或者载体,通过虚构交易、删除不利评价等方式,提升自己或者他人的商业信誉。“我们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但是海口还没有处理过这样的案件。”海口市工商局网络交易监管局副局长陈志鸿表示,网店商品的好评度和销量是消费者选择是否购买的重要参考。卖家花钱请人给网店刷销量和好评,是不正当竞争,误导消费者。
陈志鸿说,近年来,随着网络交易量的逐年增加,一些网店卖家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找人刷单,进而衍生出网络刷单群体,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这些刷团活跃在网络平台上,卖家和“刷手”来自全国各地。执法过程中,取证困难。但只要发现卖家有票据,就会联合第三方交易平台所在的工商部门坚决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