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金额不低于30万元的大额存单于去年6月中旬首次亮相,但在此之前,由于系统还在完善过程中,最具卖点的“可转让”功能一直没有出现。本月,新一批存单终于实现了“可转让”功能。换句话说,未到期的存单增加了一个新的变现渠道:投资者可以在银行找到自己的家来变现。目前我市部分银行已推出该功能。
055-79000规定,存单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转让,通过发行人营业网点、电子银行等自有渠道发行的存单也可以提前支取、赎回、质押。但在此之前,大额存单提前变现的渠道主要是提前支取或质押,无法办理转让手续。
3月1日,中国银行厦门分行在我市率先推出个人存单“可转让”功能。厦门中行个人金融负债与结算团队负责人孙伟告诉记者,大额存单到期前,如果客户着急用钱,可以一起去银行办理转账手续。至于转让价格,银行只提供转让平台服务,不参与转让价格指导。买卖双方自行协商确定转让价格。
由于大额存单“可转让”功能刚刚推出,目前还没有大众尝鲜。但由于弹性加大,投资者担心“RRR降息已经到了,降息还会远吗?”和其他因素,存款证最近变得流行起来。“仅3月1日和2日,我们银行就卖出了几千万张存单,客户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厦门中行相关人士表示。
此前购买大额存单的投资者,如果中途需要用钱,必须提前取钱,损失了部分利息。目前很多银行对大额存单提前支取采取了比较人性化的措施,按照实际存款期限满足的最长期限产品利率计算利息。比如买一年期的存单,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按一个月的1.53%利率计算利息。
除了“流动性”的优势,存单比定期存款更灵活。除了3个月、6个月、1年、2年和3年期的普通存款外,还有1个月、9个月和18个月的定期存单。这些存款期限更灵活的存单有着诱人的利率。比如18个月的存单利率和2年期的差不多,比2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高差不多40%。
部分股份制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会高于国有银行。如我市某国有银行今年第一批个人存单,分为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一年、十八个月、两年、三年八种。利率比央行基准利率上浮40%,分别为1.53%、1.54%、1.82%、2.09%、2.1%、2.93%。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发行了1个月、3个月、1年、3年四个期限的个人存单,利率均比央行基准利率上浮41.8%左右。
记者从我市多家银行了解到,自去年6月中旬发行以来,一个月和三年期的存单最受市民欢迎。其中,我市某国有银行3年期存单销售额占该行去年存单销售额的66%。